在這203位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中,來自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的為27人,其中屬于電氣工程專業的為5位。這5位中的3位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天津大學三所大學,另兩位來自國網和南網兩大電網的研究院,具體名單見下表。
編輯從百度百科收集了5位電氣工程專業的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相關資料,并進行了簡單的編輯。
建議您在音樂的陪伴下花幾分鐘了解他們的技術創新實力,選擇出您心目中最具創新能力的院士候選人。
程樹康
程樹康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電氣工程系博士生導師,教授。現為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微特電機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磁發射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元件協會微特電機與組件行業協會理事,“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編委,“微特電機”雜志編委,“微電機”雜志編委。
個人履歷:
1964年—1969年:程樹康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專業
1979年—1982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學科獲碩士學位
1983年—1986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學科獲博士學位
1978年—198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教師
1984年—198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講師
1988年—199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副教授
1991年—199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及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教授
1995年---目前: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學電氣工程系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電動車及其相關技術領域,主要研究有限能量電源供電、復雜工況條件下電驅動控制系統基礎理論及工程應用技術;微特電機及其驅動控制系統領域,研究傳統運動控制電機及其驅動控制技術的理論、電磁兼容機理、故障診斷、干擾防護技術及可靠性問題、電磁發射技術、全電戰車及電磁裝甲的相關理論;電機與電器反問題領域,主要研究新型電磁裝置及其控制系統。電機與電器的物理場研究方向,主要開展電磁場、溫度場的數值分析計算。
論著成果:
出版專著、教材11部。發表學術論文360余篇,其中Sci檢索15篇,Ei檢索90篇。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技 術發明一等獎1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6項。申請日本發明專利4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40項,已獲授權發明專利24項。
先后承擔完成國家863重大專項、國家九五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項目以及橫向項目60余項。
系統分析研究了磁阻電機電、磁系統的結構參數與性能的定量關系和規律,為該類電機系統的工程設計提出了重要改進方法,新方法改變了此類電機的傳統設計模式,使得該類電機的性能預測可一次完成,優化設計和系統性能仿真成為可能。不僅縮短研發和改型周期,節省材料,而且有利于各類應用系統性能指標的提高與改善;以簡化應用系統的結構,減輕裝備的體積和重量為目標,提出多種新結構電驅動控制系統,為國產電驅動控制系統的性能提高、功能改進和使微特電機由傳統控制執行元件向功率驅動元件拓展開展研究。研究成果在國防武器裝備、設備制造業、汽車工業等領域實際應用。
羅安
羅安,1957.7出生于湖南長沙,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新世記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入選者。湖南省政府首屆院士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湖南省第二批“科技領軍人物”,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湖南省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國際IEEE高級會員。兼任湖南省制造業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湖南省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計算技術與自動化》雜志主編。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被EI,SCI檢索30余篇;有多項科研成果已被廣泛應用于電力、冶金、鐵路、化工等行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論文發表200余篇,被EI、SCI檢索160余篇。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的學科專業領域包括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要從事柔性交流輸配電系統、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和應用、工業自動化技術及裝置等方向的研究工作。研制出混合型大功率有源電力濾波裝置(HAPF)的諧波治理技術與裝備、配電網靜止無功發生器(DSTATCOM)、靜止無功補償器(SVC)和戶內外智能無功補償器(IVC)的高低壓先進無功補償系列裝備以及基于多層數據庫體系和智能化參數展現及數據交換的企業電氣節能智能化監控系統(Electric Intelligent Monitor System,EIMS)。
工作經歷:
1978年-1982年湖南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 本科;
1983年-1986年湖南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 碩士;
1990年-1993年 浙江大學 流體傳動及控制專業博士學位;
1999年 獲德國DAAD資助作為高級訪問學者應邀至德國Duisburg大學電氣工程系進行合作研究;
2002年 作為高級訪問學者應邀至英國Bristol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進行合作研究一年;
1993年9月-2003年6月 在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先后擔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長,1998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3年7月 調入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擔任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973計劃”項目“微網及含微網配電系統的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
[2]國家“863計劃”項目“大型電器節能新技術新裝備及其工程應用”
[3]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項目“高速鐵路供電系統綜合補償及諧波抑制技術”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企業諧波動態抑制與節能新方法新技術研究”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微網多逆變器并聯及電能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含微源的典型用電負荷電能質量發電特性研究”
[7]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型電力電子器件產業化”項目“高壓大容量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裝備產業化”發改辦高技
[8]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9]湖南省節能減排重大科技專項“高電耗企業電氣節能關鍵技術研究與成套裝備研制及其應用示范”
[10]湖南省科技攻關重點項目“電氣節能關鍵技術理論和技術研究”
[11]國家電網公司科技攻關項目“諧振阻抗式超高壓電壓發生器”
[12]企業合作項目“電氣節能裝備研制及產業化”
[13]企業合作項目“合肥銅冠集團公司供電系統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
[14]企業合作項目“漣源鋼鐵集團35KV供電系統電氣節能裝置”
[15]企業合作項目“湖南省電力公司冰災防治措施研究”
[16]企業合作項目“廣西電力公司諧波測量與分析”
[17]企業合作項目“中國石化長嶺分公司電能量檢測與管理系統”
[18]企業合作項目“白云電氣集團電氣節能裝備研發及產業化”
主要科研成果:
羅安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金1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
[1]2014年《兩相逆變電源系統及其綜合控制方法》獲得中國專利金獎,排名第一
[2]2010年 《大型企業綜合電氣節能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名第一
[3]2009年《注入式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的復合控制方法》,中國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獎“優秀項目獎”,排名第一
[4]2009年 中國發明協會第五屆“發明創業獎”特等獎,排名第一
[5]2007年 《輸配電關鍵技術與裝備及其工程應用》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6]2007年 《電網新型節能技術與系列裝備及其工程應用》,獲度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一
[7]2007年《配電網先進節能技術和系列裝置》,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優秀項目獎”,排名第一
[8] 2006年《電能質量先進控制方法及工程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名第一
[9] 2005年《電能質量先進控制方法及工程應用》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10] 2005年《輸配電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新技術新裝備研制及工程應用》機械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11]2002年《大功率電弧爐溫度及電流平衡智能集成控制系統》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12]2002年《電網諧波有源濾波系統的研究》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13]2002年《水廠水壓智能綜合控制系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14]2000年《智能型電網諧波監視、分析、保護一體化裝置的研制》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15]2000年《配電網智能型無功自動補償、電能質量和負荷監視一體化系統》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6]1999年《LDM-IV智能型雙微機大功率勵磁系統》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饒宏
饒宏,男,1961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人物生平:
1983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長期從事直流輸電分析、設計和運行技術研究及應用工作。
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個±500kV高壓直流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成套設計,建立了我國高壓直流輸電自主化成套設計體系。主持完成了世界第一個±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科研攻關和成套設計,取得了多項世界首創的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國直流輸電技術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主持交直流并聯運行和直流多落點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提出的措施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電網應對風險的科學性,效果顯著。主持世界第一個多端柔性直流輸電關鍵技術研究和示范應用,促進了我國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在電網中的應用和發展。
積極參與中國電機工程學會、IEEE電力和能源學會、國際大電網委員會等專業學術組織及活動,宣傳我國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倡導求真務實的科技創新精神,培養了多個技術團隊。
榮獲“國家創新能力建設先進工作者”(2009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全國‘講理想、比貢獻’科技標兵”(2012年)等稱號,2010年被評為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08年中國電力科技獎一等獎。
湯廣福
湯廣福,1966年8月生于安徽省,現為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力電子應用技術,負責組建新的基礎研究部門,進一步拓展電力系統電力電子技術應用研究工作。
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和三等獎1項,以第六完成人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以第二完成人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申請并獲受理專利21項(發明19項)。
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
在這203位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中,來自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的為27人,其中屬于電氣工程專業的為5位。這5位中的3位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天津大學三所大學,另兩位來自國網和南網兩大電網的研究院,具體名單見下表。
編輯從百度百科收集了5位電氣工程專業的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相關資料,并進行了簡單的編輯。
建議您在音樂的陪伴下花幾分鐘了解他們的技術創新實力,選擇出您心目中最具創新能力的院士候選人。
程樹康
程樹康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電氣工程系博士生導師,教授。現為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微特電機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磁發射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元件協會微特電機與組件行業協會理事,“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編委,“微特電機”雜志編委,“微電機”雜志編委。
個人履歷:
1964年—1969年:程樹康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專業
1979年—1982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學科獲碩士學位
1983年—1986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學科獲博士學位
1978年—198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教師
1984年—198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講師
1988年—199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副教授
1991年—199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及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教授
1995年---目前: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學電氣工程系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電動車及其相關技術領域,主要研究有限能量電源供電、復雜工況條件下電驅動控制系統基礎理論及工程應用技術;微特電機及其驅動控制系統領域,研究傳統運動控制電機及其驅動控制技術的理論、電磁兼容機理、故障診斷、干擾防護技術及可靠性問題、電磁發射技術、全電戰車及電磁裝甲的相關理論;電機與電器反問題領域,主要研究新型電磁裝置及其控制系統。電機與電器的物理場研究方向,主要開展電磁場、溫度場的數值分析計算。
論著成果:
出版專著、教材11部。發表學術論文360余篇,其中Sci檢索15篇,Ei檢索90篇。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技 術發明一等獎1項,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6項。申請日本發明專利4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40項,已獲授權發明專利24項。
先后承擔完成國家863重大專項、國家九五重大科技產業工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項目以及橫向項目60余項。
系統分析研究了磁阻電機電、磁系統的結構參數與性能的定量關系和規律,為該類電機系統的工程設計提出了重要改進方法,新方法改變了此類電機的傳統設計模式,使得該類電機的性能預測可一次完成,優化設計和系統性能仿真成為可能。不僅縮短研發和改型周期,節省材料,而且有利于各類應用系統性能指標的提高與改善;以簡化應用系統的結構,減輕裝備的體積和重量為目標,提出多種新結構電驅動控制系統,為國產電驅動控制系統的性能提高、功能改進和使微特電機由傳統控制執行元件向功率驅動元件拓展開展研究。研究成果在國防武器裝備、設備制造業、汽車工業等領域實際應用。
羅安
羅安,1957.7出生于湖南長沙,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新世記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入選者。湖南省政府首屆院士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湖南省第二批“科技領軍人物”,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湖南省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國際IEEE高級會員。兼任湖南省制造業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湖南省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計算技術與自動化》雜志主編。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被EI,SCI檢索30余篇;有多項科研成果已被廣泛應用于電力、冶金、鐵路、化工等行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論文發表200余篇,被EI、SCI檢索160余篇。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的學科專業領域包括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要從事柔性交流輸配電系統、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和應用、工業自動化技術及裝置等方向的研究工作。研制出混合型大功率有源電力濾波裝置(HAPF)的諧波治理技術與裝備、配電網靜止無功發生器(DSTATCOM)、靜止無功補償器(SVC)和戶內外智能無功補償器(IVC)的高低壓先進無功補償系列裝備以及基于多層數據庫體系和智能化參數展現及數據交換的企業電氣節能智能化監控系統(Electric Intelligent Monitor System,EIMS)。
工作經歷:
1978年-1982年湖南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 本科;
1983年-1986年湖南大學工業自動化專業 碩士;
1990年-1993年 浙江大學 流體傳動及控制專業博士學位;
1999年 獲德國DAAD資助作為高級訪問學者應邀至德國Duisburg大學電氣工程系進行合作研究;
2002年 作為高級訪問學者應邀至英國Bristol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進行合作研究一年;
1993年9月-2003年6月 在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先后擔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長,1998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3年7月 調入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擔任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973計劃”項目“微網及含微網配電系統的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
[2]國家“863計劃”項目“大型電器節能新技術新裝備及其工程應用”
[3]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項目“高速鐵路供電系統綜合補償及諧波抑制技術”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企業諧波動態抑制與節能新方法新技術研究”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微網多逆變器并聯及電能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含微源的典型用電負荷電能質量發電特性研究”
[7]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型電力電子器件產業化”項目“高壓大容量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裝備產業化”發改辦高技
[8]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9]湖南省節能減排重大科技專項“高電耗企業電氣節能關鍵技術研究與成套裝備研制及其應用示范”
[10]湖南省科技攻關重點項目“電氣節能關鍵技術理論和技術研究”
[11]國家電網公司科技攻關項目“諧振阻抗式超高壓電壓發生器”
[12]企業合作項目“電氣節能裝備研制及產業化”
[13]企業合作項目“合肥銅冠集團公司供電系統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
[14]企業合作項目“漣源鋼鐵集團35KV供電系統電氣節能裝置”
[15]企業合作項目“湖南省電力公司冰災防治措施研究”
[16]企業合作項目“廣西電力公司諧波測量與分析”
[17]企業合作項目“中國石化長嶺分公司電能量檢測與管理系統”
[18]企業合作項目“白云電氣集團電氣節能裝備研發及產業化”
主要科研成果:
羅安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金1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
[1]2014年《兩相逆變電源系統及其綜合控制方法》獲得中國專利金獎,排名第一
[2]2010年 《大型企業綜合電氣節能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名第一
[3]2009年《注入式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的復合控制方法》,中國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獎“優秀項目獎”,排名第一
[4]2009年 中國發明協會第五屆“發明創業獎”特等獎,排名第一
[5]2007年 《輸配電關鍵技術與裝備及其工程應用》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6]2007年 《電網新型節能技術與系列裝備及其工程應用》,獲度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一
[7]2007年《配電網先進節能技術和系列裝置》,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優秀項目獎”,排名第一
[8] 2006年《電能質量先進控制方法及工程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名第一
[9] 2005年《電能質量先進控制方法及工程應用》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10] 2005年《輸配電諧波治理和無功補償新技術新裝備研制及工程應用》機械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11]2002年《大功率電弧爐溫度及電流平衡智能集成控制系統》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12]2002年《電網諧波有源濾波系統的研究》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13]2002年《水廠水壓智能綜合控制系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14]2000年《智能型電網諧波監視、分析、保護一體化裝置的研制》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15]2000年《配電網智能型無功自動補償、電能質量和負荷監視一體化系統》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6]1999年《LDM-IV智能型雙微機大功率勵磁系統》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饒宏
饒宏,男,1961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人物生平:
1983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長期從事直流輸電分析、設計和運行技術研究及應用工作。
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個±500kV高壓直流輸電自主化依托工程成套設計,建立了我國高壓直流輸電自主化成套設計體系。主持完成了世界第一個±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科研攻關和成套設計,取得了多項世界首創的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國直流輸電技術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主持交直流并聯運行和直流多落點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提出的措施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電網應對風險的科學性,效果顯著。主持世界第一個多端柔性直流輸電關鍵技術研究和示范應用,促進了我國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在電網中的應用和發展。
積極參與中國電機工程學會、IEEE電力和能源學會、國際大電網委員會等專業學術組織及活動,宣傳我國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倡導求真務實的科技創新精神,培養了多個技術團隊。
榮獲“國家創新能力建設先進工作者”(2009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全國‘講理想、比貢獻’科技標兵”(2012年)等稱號,2010年被評為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08年中國電力科技獎一等獎。
湯廣福
湯廣福,1966年8月生于安徽省,現為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力電子應用技術,負責組建新的基礎研究部門,進一步拓展電力系統電力電子技術應用研究工作。
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和三等獎1項,以第六完成人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以第二完成人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申請并獲受理專利21項(發明19項)。
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